胰腺癌因临床症状隐匿且不典型,又具有高侵袭性,其诊断和治疗都很困难,一直被视为“癌中之王”。近日,涟水县人民医院成功诊断和治疗一名36岁胰腺癌患者,充分体现该院消化内科和普外科在诊断和治疗复杂肿瘤方面的较强能力。
影像检查,查找病变位置
据悉,患者张先生年仅36岁,正值人生黄金阶段,日常工作繁忙。之前,他身体出现轻微上腹部胀满不适,伴有间歇性食欲不振,他误认为是普通的胃肠功能紊乱,未引起重视。然而,随着时间推移,张先生的症状逐渐加重,察觉到异常后,他立即前往涟水县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就诊。消化内科周海浪博士接诊后,详细询问病史,并为其完善腹部增强CT及磁共振检查,发现张先生的胰头部异常强化,胰胆管均扩张,但影像学检查仅能提示病变存在,无法明确病变组织的性质。为明确诊断,周海浪决定为该患者行线阵纵轴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活检术,查出病因,为后续治疗指明方向。
超声内镜穿刺,病理诊断“癌中之王”
线阵纵轴超声内镜是诊断胰腺病变的重要利器。在超声内镜引导下胰腺穿刺手术过程中,周海浪发现张先生的胰腺钩突部占位,紧邻肠系膜上动静脉、门静脉等重要血管,操作空间极为狭小。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术,成功避开血管,对胰腺钩突部占位进行多次细针穿刺,获取足量的组织及细胞学标本后,送病理检查发现腺癌细胞。
多学科协作,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
明确胰腺癌诊断后,医院迅速组织由消化内科、肝胆胰外科、重症医学科、肿瘤内科、影像科、麻醉科等多学科专家组成的MDT团队,对张先生的病情进行全面评估。综合考虑到张先生较为年轻,身体状况尚可,且肿瘤尚未出现远处转移,MDT团队一致认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式。尽管该手术可能涉及切除多个重要器官的部分组织,并需进行复杂的消化道重建,手术创伤大、风险高,但却是实现胰腺癌病灶切除、延长患者生存期的关键。
挑战“手术高峰”,成功实施切除手术
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肝胆胰外科陈亚东主任医师带领团队为患者实施了腹腔镜下胰腺十二肠根治术。术中,手术团队凭借丰富的经验和默契的配合,首先仔细游离癌周围组织,小心翼翼地将癌病灶与血管分离,完整切除病灶,完成消化道重建。经过长达4个小时,这场高难度的手术取得圆满成功。
术后康复与后续治疗,充满希望
术后,张先生被转入重症医学科(ICU)进行严密监护,经过医护团队精心的抗感染、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顺利度过了术后感染、出血、胰瘘等危险期,并于一天后转回肝胆胰外科普通病房,进一步康复治疗。
目前,张先生恢复良好并已出院,但抗癌之路仍未结束。根据术后病理分期结果,肿瘤内科团队将为其制定个体化的辅助治疗方案,包括化疗、靶向治疗或免疫治疗等,以降低肿瘤复发和转移的风险,延长患者生命。
此次成功诊治36岁的胰腺癌患者,不仅彰显了该院在复杂肿瘤诊疗方面的综合实力,也体现了多学科协作在提升患者生存率和生活质量中的重要作用,为更多肿瘤患者带来生命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