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涟水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又温暖人心的生命保卫战。一名超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在医护团队的全力救治下,冲破生命的重重关卡,从濒临险境的脆弱幼苗成长为充满生机的健康新生命,创造了令人动容的生命奇迹。
2025年5月8日晚上19:30,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雨席卷涟水,怀孕六个半月的小月(化名)在家中突然出现不规则下腹痛,随后“见红”。惊慌失措的她在家人陪伴下紧急前往涟水县人民医院产科就诊,到达医院时,小月宫口已开,情况十分危急。产科立即紧急通知新生儿危急重症救治中心,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殷婷婷、住院医师张苏薇接到通知后,立即从家中冒雨奔赴医院。当时小月尚未生产,情况不明,但两位医生深知超早产儿出生胎龄越小、体重越低、救治难度越大,存活率越低,她们迅速赶到产房全程陪产,时刻关注产妇和胎儿的情况,为迎接新生命做好充分准备。产房里,小月含泪拉着殷婷婷的手苦苦哀求:“殷医生,求求您,一定要保住我的孩子!他还没来得及看看这个世界……!”殷婷婷坚定地回握住她的手说:“请你放心,我们一定拼尽全力!”
很快,在医护人员的严密监护下,小月顺利娩出一名男婴。然而,新的挑战接踵而至。宝宝胎龄仅27周零6天,体重也仅仅1300克,相当于两瓶矿泉水,其身躯不及成人巴掌大,皮肤更是薄如蝉,属于超早产、极低出生体重儿。宝宝肤色青紫、呼吸急促且微弱,情况十分危急,殷婷婷迅速采取保暖、清理呼吸道、刺激等急救措施,但宝宝肤色仍青紫,自主呼吸不规则。随即以“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紧急转入新生儿科救治。
为挽救小生命,新生儿科团队立即启动紧急救治预案。将患儿置入高级暖箱保暖,塑料膜包裹全身,呼吸机辅助呼吸,气管插管应用PS促进肺成熟,监测生命体征等。为了减少静脉穿刺次数,提供营养供给,先后为患儿进行了脐静脉置管和PICC置管,建立了维持治疗抢救的血管通道。
此后的日子里,新生儿科医护团队化身“生命守护者”,每一次靠近暖箱的脚步都格外轻盈,每一道关切的目光都饱含深情,新生儿呼吸的起伏到细微的表情变化,每一个生命信号都被她们悉心捕捉。7月1日,这个被大家亲切称为“小星星”的患儿,各项生命体征平稳,体重增长到2800克。出院时,“星星”的家人激动不已,紧紧握住医护人员的手,热泪盈眶地说道:“感谢涟水县人民医院,感谢新生儿科的医生和护士们!是你们给了我家孩子第二次生命,你们就是我们全家的大恩人!”
这场持续数月的生命保卫战中,涟水县人民医院新生儿科团队以专业为盾、爱心为剑。从暴雨夜的紧急奔赴,到分秒必争的生命守护,她们用精湛医术化解危机,用细致关怀滋养生命,让脆弱的小生命茁壮成长。她们用行动诠释了医者的使命与担当,让生命的曙光,照亮每一个家庭的希望。